2023年10月的數據顯示,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了5.3%,其中裝備制造業的增長尤為引人注目,增加值同比提升了6.6%。高技術制造業同樣表現亮眼,增加值同比增長達到了9.4%,可謂是勢頭強勁。
從利潤來看,雖然整體工業企業的利潤同比下降了10%,但裝備制造業和高技術制造業的表現卻截然不同。裝備制造業利潤同比增長4.5%,而高技術制造業的利潤則更是增長了12.9%,顯示出其優于整體工業水平的強勁盈利能力。
針對這種向好的趨勢,賽迪研究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關兵認為,政策的積極推動是關鍵因素。特別是從今年4月份起實施的相關政策,極大地促進了裝備制造業和高技術制造業的快速發展。這種政策的發力,使得設備購置投資同比增長了16.1%。在10月份,新能源汽車和家電等產品的生產速度也實現了顯著提升。
不僅如此,內需和投資雙雙回暖,更是為制造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動力。今年10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了45396億元,同比增長了4.8%。高技術制造業和裝備制造業在投資方面也分別實現了8.8%和9.1%的增長,顯示出對未來充滿信心。
在數字化和綠色轉型的推動下,我國的制造業也在不斷升級。如今,裝備領域內已經建立了214家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和1850家綠色工廠。這些新型工廠利用尖端技術,推動了裝備制造業和高技術制造業的加速發展。
在聚焦未來時,關兵指出,持續鞏固裝備制造業和高技術制造業的增長態勢,必須通過創新驅動來實現。他強調,基礎研究的重視以及對關鍵技術的攻關是搶占經濟發展制高點的有效途徑。企業應該積極參與到創新聯合體中,通過合作推動技術進步。
此外,提升產業鏈的韌性和安全性同樣重要。在保障基礎設施建設和重大技術裝備發展的同時,推動高技術制造業向前發展,才能為中國工業的長遠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總而言之,裝備制造業和高技術制造業的持續向好,不僅是制造業在新時代轉型的重要體現,更是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源泉。這一轉型風潮讓人對未來充滿期待,也期待更多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屹立于世界舞臺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