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字經濟發展熱潮下,近年來,“產業大腦”“晨星工廠”已成為新型工業化的發展趨勢。
從近期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發布的數據看,2024年,山東信息技術產業連月保持10%以上的高位增長。目前,山東培育了數據驅動型“晨星工廠”4220家,打造重點行業“產業大腦”80個。
從此次發布的建設指引看,山東將聚力推進工業經濟頭號工程,深化“產業大腦+晨星工廠”實數融合新模式,面向特色產業集群打造一批重點行業“產業大腦”,推動一批數智賦能型“晨星工廠”建設,構建省級“產業大腦”能力中心加速數據共享、能力復用,實現全省產業數據資源“一本賬”、數據可信流通“一張網”、數據創新應用“一張圖”,為加快推進山東新型工業化和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從建設指引內容看,“產業大腦”以產業集群數智轉型場景為驅動,運用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通過“產業大數據+行業大模型”搭建賦能產業轉型升級的智能決策中樞,深度釋放產業數據價值,優化配置產業要素資源,推動企業生產組織創新、商業模式重構和產業體系變革。
“晨星工廠”,則是以企業數字化智能化深度融合為驅動,以全場景價值挖掘為抓手,依托卓越制造體系,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對企業研發、生產、供應鏈、銷售、服務等全流程進行數智轉型和價值重塑,具備技術引領、模式創新、集成協同、安全高效、綠色低碳等特征的新型智造工廠。
從總體架構看,山東“產業大腦”建設總體采用“1+N+X”架構體系,即構 建1個山東“產業大腦”能力中心, 培育一批行業“產業大腦”,賦能一批“晨星工廠”。同時,圍繞產業數據資源、數據可信流通、數據創新應用搭建“一倉一鏈一應用”,即匯聚形成一個集公共數據、行業數據和企業數據的產業數據倉,貫通一條覆蓋企業、行業“產業大腦”、省級能力中心的數據傳輸鏈,打造一批服務產業集群協同轉型的數智化應用。
山東“晨星工廠”的建設,將搭建數據采集、數據傳輸、數據存儲、數據管理、數據安全5方面數據處理能力,實現數智化服務和數字化雙碳2類創新場景應用。
“產業大腦”“晨星工廠”的建設,都將堅持需求牽引,分別聚焦解決產業集群協同發展共性痛點難點問題、企業生產經營全流程轉型痛點。
其中,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輕工紡織等重點行業及生產性服務業,由省數字經濟發展聯席會議辦公室每年發布全省“產業大腦”揭榜掛帥榜單。申報主體應為所在市、縣(市、區)人民政府、各功能區管委會和省屬企業。
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每年組織開展一次 “晨星工廠”建設績效評價,對達到一星及以上標準的授予省級“晨星工廠”稱號,對達到二星及以上標準的授予省級 “炬星工廠”稱號,同時對達到三星標準的省級“炬星工廠”推薦申報國家級“炬星工廠”。